芝 加 哥 佛 光 山
Fo Guang Shan Chicago Buddhist Temple (IBPS)



2021/07/25  樂活行佛安度難關 佛光會北美雲來集講壇








平面媒體報導




樂活行佛安度難關 佛光會北美雲來集講壇



  【人間社記者 李性銘 芝加哥報導】北美雲來集講壇7月25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教授,國際佛光會檀教師鄭石岩,以「安度難關」為題,指引大眾,如何運用佛法的智慧,面對生活中種種的困難與挑戰。近1800人以Zoom和YouTube觀看。
  鄭教授指出,樂觀的生活態度,是成功人生的動力,是安度難關的關鍵。社會學家研究,樂觀的兒童,身心較為健康,適應力也較好。樂觀者的正向思考,面對現實,集中心力於手邊的工作,看事情的光明面,接受困難的原貌。而悲觀者,以消極心,逃避現實,遇到挫敗,遠離人群,憤世嫉俗,人際關係失去平衡。
  樂觀與悲觀,都是學習來的!生活本身就是艱辛的過程,這是事實,不去逃避。人生必須練習以「欲,勝解,念,定,慧」去實現。面對困難時,要保持活力,以佛陀告訴我們的「四食」來資益人生,並持續修行,保持靈性的覺醒,接受挑戰,不找藉口推卸。
  最後,鄭教授鼓勵大眾,雖然人生是一連串的挑戰,面對困難的過程中,要充實自己,尋找成就與快樂;因為,真正的幸福與快樂,是從經營苦難中得來的。
  芝加哥佛光協會會長周邁平表示,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不同程度的艱辛、挫折、打撃,甚少有一帆風順的。在鄭老師的講座中,可以看出必須要有正向樂觀的態度,視逆境為轉機,面對真實情況,以「細觸食」來仔細分析,利用所有的資源,轉危為安。以佛法來看,也就是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;要了解因果的關係,在因地上下功夫,不找藉口,以「八正道」來對治悲觀的態度,平時廣結善緣,注重身心的平衡,積極學習,面對外境考驗時,必能自助人助,安度難關!
  協會顧問汪良峰分享,發生在我們週遭環境的人事物都是有緣相繫;以各種型態的「果」來呈現。要我們接受處理或順或逆,都是必修的功課。惟有坦然面對,用理智妥善處理無可逃避。凡是果成,皆為「因」造,故須未雨綢繆,審慎行事。利他是善,自私是惡;不以善小而不為,不以惡小而肆意。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行為舉止,自能行不踰距,趨善避惡,不胡作非為,背人性本具善德。修行本意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時時檢視造的因生的果;來修正自己偏差的行為;利人利己,增善和諧的人際關係;徹悟本性,諦造真善美的人生。